小班下学期活动计划《呀,春来啦》
话题二
话题名称:呀,春来啦 | |||
年龄班:小班 | 预设时间:(四)周 3月17日——4月11日 | ||
课程来源 | 春天是希望的季节,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能发现一场春雨,或一抹温暖的阳光。花红了,草绿了。抬手间,孩子们惊奇的发现:“老师这里有黄黄的花呀!”“我们教室前面的花是粉粉的。”“老师,我看到我们种的花生发芽了。”“哇!我在水池里看到了蝌蚪。”我们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了春天有这么多的秘密,于是有了心动的信号。春天是一幅彩色的画卷,有漂亮的花朵、有希望的种子、有热闹的游戏、有惊奇的秘密。孩子们感受春天的气息,领略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萌发探索春天的美好情感。 | ||
课程目标 | 1.感知和发现春天的特点和变化,知道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了解春天的动、植物。 2.通过收集春天的物品,制作关于春天的美工作品;能仔细观察、感受春天的变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发现的春天,和同伴介绍自己找到的春天。 3.对春天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喜欢看春天里美的事物,热爱春天,拥抱春天。 | ||
环境支持 | 课程环境 | 课程展板 |
|
春天是什么样的;春天在哪里;在春天里我们可以做什么 | |||
其他环境 |
| ||
游戏环境 |
室内游戏 | 1.阅读区: 2.美工区:
3.角色扮演区:
4.科学益智区:
5.建构区:
| |
室外游戏 |
| ||
家长工作 | 1. 请家长周末带领孩子到郊外踏青游玩,引导孩子进一步感知春天的气息。 2. 请家长向孩子介绍一些关于春天的植物,小动物、小昆虫等方面的知识。 3. 鼓励孩子多观察、多讲述,描述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的美好。 4. 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春天的物品,重点收集春天的花,把春天带进我们的校园,陪伴孩子进一步感受春天。 5. 与孩子一起收集春天的绘本,通过阅读,感受春天的美妙。 | ||
日常生活 | 1.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吃完饭要漱口、用毛巾擦嘴巴,自己能够穿脱衣裤、多喝开水等。 2. 乐意参加户外活动,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不碰撞,并学习自我保护、注意安全。 3. 能友好地与同伴进行游戏,并能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游戏,并能初步地遵守游戏的规则。 4. 教育幼儿学做“轻轻”,轻轻说话、轻轻走路、轻轻整理玩具。 5. 教育幼儿午睡时上下铺注意安全。 6. 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角的植物的变化,养护植物和动物。 7. 在生活中主动照顾新投放在科学区的小蜗牛。 | ||
课程内容 | 网络图: | ||
具体安排:(见下表) |
主题活动 | 自主性游戏活动 | ||||||
预设活动 | 生成活动 | 室内游戏 | 户外游戏 | 生成活动 | |||
1.谈话:我眼中的春天 2.语言:春天来了 3.谈话:我找到的春天 4.科学:幼儿园里的花 5.社会:花儿好看我不摘 6.谈话:在春天可以做什么
| 1.美术:春天的花 2.实践:幼儿园里的春天 3.美术:海棠花 4.美术:设计花的姓名牌 5.谈话:春游计划 6.实践:去春游 | 1.在___美术区____区域,收集 粘土、颜料、彩纸等材料,引发幼儿__用搓、揉、画、撕的的形式表现春天的动植物。 2.在__建构区_域,收集 奶粉罐、矿泉水瓶、小汽车、木板、箱子 材料,引发幼儿在建构区利用自然材料、废旧材料搭建建筑作品。 3.在__ 益智区 __区域,收集 春天的树叶、花、蜗牛、放大镜 等材料,引发幼儿进行树叶项链、树叶脉络、树叶书签、树叶、花朵排序、观察蜗牛等活动 5.在__娃娃家区域 ,收集 垫子、篮子、水果、食物、衣服、鞋子、袜子等材料,引发幼儿在娃娃家做饭、春游等活动。 6.在__阅读区_,收集 春天的绘本 材料,引发幼儿阅读绘本,了解春天的动植物变化。
| 场地:小木屋 重点观察:幼儿在小木屋否能按照游戏规则正确骑小车,在骑小车的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 问题: 1.活动时无法正确、熟练的骑平衡车。 2.在骑小车的过程中,遇到小朋友拥堵、冲突的情况该怎么解决。 3.小车如何平稳的载着同伴行驶,不摔倒。 游戏分享: 1.怎样可以让小车不拥堵? 2.怎样可以成功上桥、下桥。 | 1.户外游戏:平衡车(小木屋) 2.户外游戏:拥挤的小木桥(小木屋) 3.户外游戏:小小加油站(小木屋) 4.户外游戏:有趣的轮胎(小木屋)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