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我的班级>小班组>小二班>活动计划>详细内容

小班下学期话题计划《搭建斜坡轨道》

来源:张家港市沙洲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5-04-29 13:14:09 浏览次数: 【字体:

话题

话题名称:搭建斜坡轨道

年龄班:小二班

预设时间:()周     3   17 日——  4   11

课程来源

在班级区域游戏的时候,吴欣然发现了很多剖面轨道,其他孩子们也发现了,也一起加入吴欣然的搭建,他们拼了一个倾斜的轨道,看着小球在轨道上滚动,他们都开心得跳了起来。但是当他们继续搭建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问题:小球滚到一半怎么就停下来?小球怎么飞出了轨道?等等问题,结合孩子们发现的问题,同时结合孩子们的经验水平,开展班本活动《小球轨道》,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各种材料的轨道,如何让轨道变得长长的等等。

程目

1.知识:知道一些轨道的材料,知道小球为什么可以在轨道上滚动起来,知道如何延伸轨道,搭建出长长的轨道。

2.技能:能够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对轨道搭建的认识和想法,通过调查、观察、比较、测量等方法积极参与轨道的探究活动。能大胆地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想法。能想象并尝试搭建轨道。自主选择轨道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作。

3.情感:喜欢接触科学探究事物,愿意对轨道游戏中的已知事物进行探究,并乐在其中。萌发幼儿积极探索科学游戏的情感。喜欢和同伴一起探索,体验探索带来的满足感,体会艺术创作的魅力。

环境支持

课程环境

课程展板

592dcfa19c2f490a91a62da60d9dedc5.Jpeg 6f5cf0e5d70345de88cbb77a90d4c633.Jpeg 

认识斜坡;生活中的斜坡;我设计的斜坡;斜坡初搭建;怎样让小球从起点滚至终点;怎样让小球滚得快又远(一);怎样让小球滚得快又远(二);怎样让小球滚得快又远(三);小球拐弯问题;怎样让小球拐弯;拐弯问题解决;拐弯的斜坡轨道;拐弯的方式有哪些?;我搭的轨道;了解更多花样轨道。

其他环境

e5d041e8f21b407f983469b5d04051d7.Jpegb80ed1b589ee433fba6e6ee1eb503592.Jpeg

游戏环境

 

 

室内游戏

1..美工区

7e7516dfe202426ca8b3dfa5bd1e39f9.Jpeg 5c449fa2b35f4b40b65967b30f54b731.Jpeg

2.建构区:

cbc357e449a7431889c23ad83fdd282f.Jpeg245708333e62447bbe99b763ac58532f.Jpeg

3.角色区

 d714ce1f5aa34253a******19291a3d8d.Jpeg ecef55a882154ee189cbbb76ec7c8ef8.Jpeg

4.阅读区:

 747ce164fdb8454aa40d27f5c6a52c62.Jpeg 0b81b08d60764e049b59f7d1d641f618.Jpeg

5.益智区

ae5ffb9b18ff4897a394a14d9910e07e.Jpeg 082ec96d34de4ad9839ea3140e8a4bb6.Jpeg

6.音乐区

1d5da03fb2834a28a592f6a3a5cda8cc.Jpeg0d4a41a22d664b64bab3702fa6dad65f.Jpeg……

室外游戏

2fa3401f77cc4c30aabd19d205cd80ff.Jpeg07b033f1c06646e38651271a5d8510d0.Jpeg

家长工作

1.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基本环节,帮助幼儿消除分离焦虑的情绪。

2.重点是在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就餐习惯以及帮助幼儿养成饭后漱口擦嘴的习惯。

3.鼓励幼儿多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多于老师交流,帮助幼儿能够快速地适应集体生活。

4.教育幼儿日常生活中注意礼仪,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5.主动与老师联系,将孩子一些在家生活习惯等反馈给老师。

6.督促孩子在家自己吃饭、自己收拾玩具等,早晨来园后鼓励孩子自己走进教室。

7.收集各种废旧材料,支持班级区角材料投放。

8.带水培胡萝卜丰富自然角带绘本丰富阅读区。

日常生活

1.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吃完饭要漱口、用毛巾擦嘴巴,自己能够穿脱衣裤、多喝开水等。

2.乐意参加户外活动,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不碰撞,并学习自我保护、注意安全。

3.能友好地与同伴进行游戏,并能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游戏,并能初步地遵守游戏的规则。

4.教育幼儿学做“轻轻”,轻轻说话、轻轻走路、轻轻整理玩具。

5. 教育幼儿午睡时上下铺注意安全,知道午睡前要上厕所,培养良好的午睡习惯。

6.照顾自然角植物,关注萝卜的生长变化。

课程内容

网络图:bd95cb44648647adb8d29fd04959c1b7.Png

 

主题活动

自主游戏活动

预设活动

生成活动

室内游戏

户外游戏

1.谈话:认识斜坡

2.谈话:生活中的斜坡

3.谈话:拐弯的方式有哪些?

 

 

1.谈话:我设计的斜坡

2.实践:斜坡初搭建

3.科学:怎样让小球从起点滚至终点

4.科学:怎样让小球滚得快远(一)

5.科学:怎样让小球滚得快远(二)

6.科学:怎样让小球滚得快远(三)

7.实践:小球拐弯问题

8.实践:怎样让小球拐弯

9.实践:拐弯问题解决

10.谈话:拐弯的斜坡轨道

11.谈话:我搭得轨道

科学:了解更多花样轨道

1.1  建构 区域,收集 积木、奶粉罐等        材料,引发幼儿  自主搭建桥和房子。

2. 表演 区域,收集  各种装扮物品、服装、动物头饰、乐器等材料,引发幼儿进行个人才艺秀、自弹自唱。

3. 阅读 区域,收集 《幼儿园的一天》、《出发!尿尿消防队》、《我会自己睡午觉》等 材料, 引发幼儿 进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认识和能力的锻炼。

4. 角色 区域,收集  水杯、洗衣剂、石头、贝壳、彩色小棒、菜、铲子、碗、各种零散材料、果盘材料,引发幼儿照顾宝宝、做饭游戏、打扫我的家。

5. 材料 区域,收集  树枝、棉絮、石头、松果、瓶盖、彩带、彩色木棒、吸管、纸杯、纸筒芯、毛根、纸盘等 材料,引发幼儿进行小碎件拼搭、纸杯叠叠高、神奇的纸桥。

6.  益智  区域,收集 天平、塑料瓶、放大镜、万能工匠、磁力片 材料,引发幼儿  创意拼搭。

美工 区域,收集 表征纸、彩笔等 材料,引发幼儿进行 教室、老师、户外场地表征。

1.户外游戏:快乐小车(小木屋)

 

课程实施关键经验

 

前经验

新经验

健康

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和鞋袜。

3.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1.在提醒和帮助下,可以知道热时脱衣服,及时补充水分。

2.可以自己穿衣服,分清衣服的正反面。

3.在睡觉前可以将自己的衣服叠整齐。

 

语言

1.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2.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

3.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

4.愿意用表征来表达一定的意思。

1.愿意表达自己对于轨道搭建的各种想法,愿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

2.能听懂同伴的要求,和同伴一起合作搭建斜坡轨道。

3.愿意将自己的想法用表征的形式表达出来。

 

社会

1.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它活动。

2.自己能做的事情愿意自己做。

3.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

1.能根据自己搭建的轨道拿合适的材料。

2.能将自己的想法和同伴分享。

3.在老师的提醒下,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注意防止积木砸到别的小朋友。

科学

1.经常问各种问题或好奇地摆弄物品。

2.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1.能将空间思维在搭建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2.可以自己观察范例照片,并尝试自己搭建同款轨道。

3.遇到问题不放弃,乐意自己解决或和同伴共同解决。

艺术

1.喜欢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

2.能用多种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喜欢听音乐或观看舞蹈、戏剧等表演。

1.喜欢用表征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2.乐意表演律动手指游戏。

3.喜欢韵律节奏强的音乐并乐意表演。

实践反思

一、幼儿在课程中获得了哪些发展。

1.幼儿的动作、思维得到了锻炼。

通过探索和搭建斜坡轨道,幼儿将能够了解基本的物理概念如重力和斜面,使他们意识到科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孩子们可以在搭建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在社交互动中增进友谊,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2.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搭建斜坡轨道,幼儿在活动中了解同伴、关注同伴,学会了与朋友的交往方式:不打人不咬人不抓人,与好朋友友好相处;由于小班幼儿年龄阶段的孩子比较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对危险的预测能力,因此要时时刻刻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二、教师在课程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1.提供更丰富的材料: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种类的轨道和积木,例如,不同材质的轨道(金属、橡胶等),不同形状的积木(圆形、三角形等)。

2.引导幼儿深入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深入思考斜坡轨道中的科学原理。例如,可以问:“为什么斜坡越高,小汽车跑得越快?”“为什么不同材质的轨道,小汽车跑得速度不一样?”“如果让小汽车跑得更远,你有什么办法?”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重力、摩擦力等概念,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

3.创设合作情境:为了提高班级幼儿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创设更多的合作情境。例如,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共同搭建一个大型的斜坡轨道系统。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同伴的意见,尊重同伴的想法,并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4.家园共育,延伸学习:建议家长在家中也为孩子提供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材料,如小球、纸板等,鼓励孩子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索。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相关的科学绘本,帮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科学概念。同时,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参观,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5.材料投放的适宜性:本次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基本满足了幼儿的需求,但种类还不够丰富,未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究欲望。在后续的活动中,应增加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适时调整材料的投放。

6.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主要以观察和引导为主,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在后续的活动中,教师应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通过提问、示范、讲解等方式,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科学概念,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7.幼儿合作的促进:在本次活动中,幼儿之间的合作主要以分工合作为主,未能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在后续的活动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同伴的意见,尊重同伴的想法,并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8.家园共育的深度:本次活动中,教师虽然提出了家园共育的建议,但未能与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在后续的活动中,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并与家长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终审:20240902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